modern,满天星电影,国产成人无码一区二区在线播放,高潮毛片又色又爽免费,国产人久久人人人人爽

南京師范大學音樂學院研究生招生

南京師范大學考研/保研免費資源:

南京師范大學考研/保研免費資源:

南京師范大學音樂學院研究生招生專業

南京師范大學學姐
為你答疑,送資源

【21/22考研群,請加入】

南京師范大學音樂學院研究生招生是一個不錯的學院,深受考研人的追捧,本校每年會有數千名研究生招生的名額,研究生報考錄取比在3:1左右,難度中等,部分熱門的研究生專業研究生報考錄取比會更高一點, 音樂學院是學校里比較好的一個院系,請各位準備報考南京師范大學音樂學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學注意,該院系有以上多個專業在招生研究生,歡迎各位同學報考南京師范大學音樂學院研究生招生。

強烈建議各位準備考南京師范大學音樂學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學準備一些基本的歷年考研真題、研究生學姐學長的筆記、考研經驗等等(考研派有考研經驗頻道,也有考研派微信公眾號、考研派APP等產品平臺,里面有不少研究生會免費解答你的考研問題,助你考研一臂之力)

南京師范大學音樂學院研究生招生 南京師范大學音樂學院2020年優秀本科生夏令營招生啟事
南京師范大學音樂學院是江蘇省音樂人才培養與研究重要基地之一。擁有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學科、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江蘇省優勢學科、江蘇省優勢學科江蘇省高等學校品牌專業、江蘇省“十三五”重點學科專業、江蘇省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并具有“音樂與舞蹈學”一級學科博士點以及博士后科研流動站,形成了從本科教育到博士后流動站完整而成熟的人才培養體系。
  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中,“音樂與舞蹈學”一級學科進入B類。經過近年來的積極建設,本學位點已經形成一支學歷層次高、發展潛力大、年齡結構合理的專任教師隊伍。學院現有教授11人、副教授33人,研究生導師總數44人。
  為提升全國各高校音樂相關專業優秀學生的學術素養,增進學生之間的交流和對南京師范大學的了解與認識,南京師范大學音樂學院擬于2019年7月22日-24日舉辦學術夏令營。
一、招生對象
1、招生人數:120人。
2、報名對象:具有推薦優秀應屆本科畢業生免試攻讀研究生資格高校的2021屆在校本科生100人。不具備推免資格的高校在校本科生20人。
3、選拔條件
(1)具有推薦優秀應屆本科畢業生免試攻讀研究生資格高校的音樂相關專業本科生(2021屆應屆生),達到所在高校推薦免試生要求或立志報考我院研究生者優先,境外高校學生不受此限;
(2)學習成績優秀,修完前三年(五年制前四年)所學課程且均通過。平均學分績點(按課程首修成績計算)專業排名前40%且全國大學生英語等級四級425分以上。
(3)誠實守信,學風端正,無任何考試作弊、剽竊他人學術成果以及違法違紀受記過及以上處分記錄。
二、報名程序
1、網上報名
請于2020年7月6日-7月12日登錄:
//yz.njnu.edu.cn/login/ssxly/login.jsp進行網上報名
不具備推免資格的高校在校本科生無需網上報名,提供電子材料和紙質材料即可。
2、提交材料
報名者需向學院提交以下材料原件進行核驗:
(1)本科成績單1份,須加蓋學校教務處公章;
(2)專業排名證明,須加蓋學校教務處公章;
(3)英語水平證明;
(4)個人簡歷(模板見附件);
(5)其他證明材料(如:學生證、身份證、英語等級、發表論文、獲獎證書等復印件)。
注:如特殊原因學校教務處無法加蓋公章,請蓋學院公章。
請將上述報名材料統一掃描成pdf,放入同一文件夾,壓縮后命名為“【2020年夏令營】學校+學院+專業+姓名”于7月13日前發送至879831604@qq.com。
三、資格審核與名單公布
7月17日前,學院審核報名材料,篩選確定學員名單并在學院網站公示。外校學員比例應不少于20%。
學院將根據本次夏令營活動中學生綜合考核表現評選一定比例的優秀學員和合格學員,名單將在學院網站上公布。
四、活動安排
1、活動時間
2020年7月22日-7月24日
2、活動場所
線上(使用的網絡平臺及具體日程安排與確定學員名單同步告知)
3、活動內容
開營儀式、招生相關政策解讀、學術講座、營員綜合考核等。
音樂學院
2020年7月


作為南京師范大學音樂學院最年輕的教學單位,鋼琴調律與樂器修造系與珠江鋼琴集團精誠合作,本著注重實踐、強調應用的立足原則,以為中國鋼琴制造業培養具有較高音樂學基礎理論和知識、掌握鋼琴制作與調律理論與技能、適應市場需求的專業人才為目標,堅持“學術與應用并重,教學與實踐一體”為學科建設特色,充分倚重音樂學院傳統專業積淀,積極探索高質量鋼琴調律與樂器修造專業的辦學模式,改變中國鋼琴制造業現有的人才結構,為提高國產鋼琴的聲學品質和演奏性能而努力。
鋼琴調律與樂器修造系擁有一支力量雄厚、具有廣泛影響、專兼職結合的師資隊伍:南京藝術學院鋼琴工程師、國家鋼琴高級技師、中國音樂家協會調律學會常務理事鄭懷杰教授;珠江鋼琴集團客戶服務部總監、高級技師級別調律師吳智杰老師;珠江鋼琴集團高級技術顧問、國際鋼琴制造大師托馬老師;珠江鋼琴集團高級技術顧問、國際鋼琴制造大師默勒老師和首屆鋼琴調律專業研究生畢業潘建老師。
鋼琴調律與樂器修造系配備設備先進的鋼琴調律與樂器修造實驗室,并與擁有B&K聲音頻譜采集分析儀、震奏頻率檢測儀等研發設備200多臺(套),音色試聽廳、消音室等多個大型國家級研發實驗室的珠江鋼琴集團實現了設施互補和資源共享。
近年來,鋼琴調律與樂器修造系扎實做好初建、創業、發展三個階段的工作,不斷深化與珠江鋼琴集團的合作,在強化學科建設、提高教學質量,實現教學與市場人才需求無縫對接等方面,均顯示出勃勃生機和巨大的后發優勢。畢業生就業情況很好,得到了珠江鋼琴集團領導的重視。
深厚的辦學條件及素質優秀的師資隊伍:
音樂學院舞蹈系依托百年名校背景于2000年成立,目前已建成了集科研、教學、創編為一體的舞蹈藝術 中心。舞蹈系辦學條件經過十多年的努力,完全能夠承擔教學所需的一切要求。師資配制科學且領先,學校聘請了中國著名舞蹈理論家羅斌教授擔綱博士生導師,為 緊跟中國舞蹈教育最前沿動態及時調整和指導系科改革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舞蹈專業教師大多來自北京舞蹈學院等名校,教師平均年齡為39歲,有教授、副教授、講師、梯隊建設合理。硬件設備優良,具有滿足 舞蹈技術課所需的多個舞蹈房,總面積600多平方米;有舞蹈理論課、音樂課、文化課等各類課程需要的文化教室、階梯教室、多媒體教室、綜合音樂廳等。校、 院兩級圖書館、音像資料室,具備所設課程相關的充足資料并實行網上查閱,極大的滿足了師生的要求。
先進的學科設置及國內領先的教學水平:
舞蹈系目前設置了舞蹈學(教育師范)、舞蹈表演(表演兼編導非師范)兩個專業,滿足了人才市場的需求。十多年來該系根據培養目標和舞蹈專業學生的特點,應用 科學的方法,經過反復實踐、調研、修改,提出由“大學通修課”、 “專業必修課”、“自主發展課”、“博雅教育課”、“教育實踐課”有機結合的課程體系。在完善教學大綱和有特色的教材建設規劃上探索出了一條自主發展之 路。
注重國際交流,采取請進來,走出去的方法,開闊學生眼界,擴大舞蹈系影響,舞蹈系師生曾多次受邀出訪德國、美國、澳大利亞、法國、俄羅斯、非洲等。學院不定期邀請國內外專家來講學,并接待國外大學生舞蹈團來我系交流、演出。受到學生的歡迎。
日趨豐碩的科研成果及豐碩的藝術實踐成果:
舞蹈系已形成理論研究、教學研究與舞臺實踐互動推進的良好氛圍,建立了“派出去、請進來”的學術交流機制,獲得多項國家級科研項目及市級科研項目,發表多部 (篇)專著、教材、論文,參加國內外學術會議,參加各類舞蹈大獎賽獲獎無數。該系十分注重學生的科研創新能力培養,開展的大學生實踐創新訓練計劃,使那些 具備科研素質與能力的學生,在導師的指導下,及早進入專業領域開展初步探索性研究工作,每年有多位學生獨立立項申報省級、校級項目獲批。該系注重學生藝術 實踐鍛煉,多年來創作演出的節目在國家、省、市級各類比賽中榮獲大獎,受到社會的廣泛關注。僅08年赴京參加人文奧運系列活動,學生創作排演的四個舞蹈作 品分獲全國校園民族民間舞蹈大賽一個特等獎、三個一等獎。在教育部、省教育廳組織的大學生藝術展演中連續四屆獲得舞蹈專業組特等獎,最具影響力的作品《我生長的地方》《意.江南》《楠木隴邵》分別獲得“荷花獎”作品銀獎、江蘇省五星工程獎一等獎、華東六省一市銀獎。舞蹈《就業有“未”來》、《連隊年夜飯》、《奔跑的青春》 獲省教育廳組織的大學生藝術展演舞蹈專業組特等獎,獲省委宣傳部省文聯組織的“中國夢我心中的夢”新人新作大賽創作一等獎。
桃李芬芳:
南師大舞蹈系畢業生因綜合素質高,市場針對性強,專業知識扎實倍受用人單位的歡迎,在江蘇人才市場已形成“品牌”效應,培養了具有較高文化修養、較全面的舞 蹈專業技能,一專多能的高級舞蹈人才,使其具備從事舞蹈藝術實踐、舞蹈演出市場管理、舞蹈教育和理論研究的知識與能力,可以在各級各類學校、文化事業單位 從事舞蹈教學、創作、研究、策劃、管理等工作。我們已有大批優秀畢業生進入大、中、小學校和職業院校,以及省市級文化局、電視臺、群藝館少年宮。部分優秀 畢業生考取北京大學、北京舞蹈學院、各類師范大學碩士研究生,有的遠赴美國、法國、韓國繼續深造。
1、深厚的人文底蘊
器樂教研室有著深厚的人文積淀。這里曾經匯聚著江南絲竹樂大家甘濤先生、著名音樂教育家閔季騫、徐成旅先生、著名二胡演奏家、教育家沈正陸先生、華彥鈞(瞎子阿炳)音樂藝術研究專家黎松壽先生、笛簫演奏家林克仁先生,以及填補了樂器(豎笛)進課堂空白的孫恒樞先生等一批音樂教育家與演奏家名宿。
教研室培養了沈盤庚、趙揚琴等至今活躍在海外的華人演奏家;培養了江蘇教育系統中從高校到中、小學器樂教學的中堅力量,他們為弘揚民族音樂和當地音樂教育事業作出了重要貢獻。
教研室同仁繼續秉承厚德載物、教書育人的傳統,使教研室深厚的人文底蘊得以保持和延續。
2、器樂開課全面
教研室開設二胡、琵琶、揚琴、古箏、古琴、竹笛、嗩吶、小提琴、薩克斯、豎笛等課目,其中民族樂器開課種類為江蘇省乃至全國高等師范院校中最為全面的教研室之一。教研室具有二胡、琵琶、揚琴、竹笛、嗩吶、小提琴等專業方向的碩士學位點。現有教師11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6人、講師2人。教師中碩士以上學位獲得者比例為全院之最。
民族器樂開課全面,使教研室能夠在對外文化藝術交流活動中發揮作用、作出貢獻。教研室組織的“絲竹樂演奏小組”以“江南音樂風格”為主的演奏形式得到認可,受到來華外國友人的贊揚,并成功出訪日本、德國、美國等國家和地區。
3、教學與科研并舉
經過江蘇省及全國大賽錘煉的教研室老師們積極指導學生參加藝術實踐,并指導學生在各級國際、國內比賽中屢屢獲獎。此外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豎笛教學已成為全省器樂進課堂的中心培訓課程。
教研室老師注重理論學習和研究,發表了大量論文并出版專著、編寫教材。
學科的建設與改革也是一種科研。教研室不斷進行課程教學改革研討,以二胡教學為試點并逐步拓展,將器樂教學與江蘇地方音樂文化緊密結合,配合課程改革目標,將江南絲竹樂引入課堂,改革傳統授課形式,加強了合奏、齊奏、重奏等表演形式,逐步形成有特色的高校器樂教學模式。
4、“傳統”與“新聲”并存
“音樂傳統”和“傳統音樂”是不同的兩個概念。教研室定位于對“音樂傳統”之精華的傳承與弘揚,擇其精華(文化精神)、取其載體(音樂作品及演奏形式),精心組織教學內容,并保持強烈的“對話”意識,使傳統音樂在新時期不斷創新、保持生機與活力。
具有人文優勢的器樂教研室正呈現出積極向上的姿態。教研室既有輝煌的過去,也必將會有嶄新的未來!

聲樂系擁有一支實力雄厚、經驗豐富的師資隊伍。現有教師十二名,其中,正教授二名,國家一級演員一名,副教授五名,講師四名,助教二名,其中六位碩士生導師;此外,還有“日本東京藝術大學”多田羅迪夫教授等多位特聘教授。本教研室的教師,多位有國外留學或訪問學習的經歷、多位曾獲得過國內外聲樂大獎、多位不僅活躍在講臺,同時也活躍在國內外藝術舞臺之上。
聲樂教研室,先后參與了國家社科基金教育科學“十五”規劃國家級重點項目《中小學音樂教育發展與高師音樂教育改革》、全國教育科學國家社科基金項目《中華文化母語的高師音樂教育體系改革》、全國教育科學“十一五”規劃2008年度教育部重點課題《全國普通高校音樂學(教師教育)本科專業課程指導方案、教學指導綱要的實踐與理論研究》等重大課題。先后于2000、2004年獲省級教學成果二獎項。以聲樂為核心課程之一的音樂學專業2006年成為江蘇省品牌特色專業。
近年來,參與國家級課題3項,主持省級教改項目2項;獲省級教學成果獎2項;編寫出版教材11部;出版發行各類音像制品8項;獲得各級表彰數十項。
2010年,聲樂系獲 “南京師范大學優秀教學團隊”,并且其主干課程《聲樂》課程,獲得2010年“南京師范大學研究性教學示范課程立項”建設。
本教研室,每年有多次聲樂教學與研究的交流活動,多次主辦過大師班、著名教授學術講座、國家級學術研討會。
音樂學院鋼琴系奠基于我國著名的音樂教育家、理論家,上海音樂學院的創始人陳洪先生,歷經數十年,幾代著名鋼琴教育家的不懈努力發展,形成了現今的鋼琴系。系科從創立伊始,經過數代鋼琴教育家在教學上的探索和研究,在襲承歐洲鋼琴教育教學理念的基礎上結合本國的實際情況,逐步形成了一套完善的鋼琴演奏和教學人才的培養模式,培養了江蘇省乃至全國從高校到中小學鋼琴教育才人的中堅力量,同時涌現出一大批在全省、全國都具有極高影響力的鋼琴演奏家和教育家,并在江蘇省第一個取得鋼琴方向碩士學位授予權。音樂學院鋼琴系的教育教學和實踐水平一直走在了全國高等師范院校的前列。
 
雄厚的師資力量
音樂學院鋼琴系擁有一支專業精湛,學術水平一流并有著強烈責任心與使命感的教師隊伍,能夠準確把握本學科的前沿動態與專業發展方向。本系科現共有專業教師十四人,教師隊伍年齡結構和職稱組成合理,其中副教授七人,講師五人,助教二人,獲得碩士以及博士學位的教師共九人,多人擁有國外著名音樂學院學位。多年來鋼琴系教師在國內外專業學術期刊發表數十篇學術論文,承擔多項省校級科研項目,舉辦個人鋼琴獨奏音樂會或鋼琴重奏音樂會數十場,正式出版CD多張,出版各類專著、教材十幾部。鋼琴系主持的《鋼琴》課程建設曾獲2000年江蘇省教育廳頒發的優秀課程一等獎,由本系科教師組織編寫的《鋼琴即興伴奏》和各種專業鋼琴教材已經成為全國多家高等師范院校的通用教材。多年來,本系科教師積極參加國家和省部級大型比賽,如“金鐘獎”、“全國高校專業鋼琴教師邀請賽”等,獲得各類獎項數十項,所指導的學生在參加全國舉辦各級別比賽中也均榮獲優異的成績。
 
課程開設的多樣性與全面性
鋼琴系面對全院鋼琴專業學生以及其他專業學生開設了不同類型和類別的鋼琴必修及選修課程,其中主要包括:鋼琴技術小課、鋼琴集體課、鋼琴線譜伴奏課、鋼琴即興伴奏課、鋼琴合奏及重奏訓練、鋼琴教學法、鋼琴藝術史、西方鋼琴音樂賞析、手風琴技術小課、手風琴技術小組課等。以多樣化的教學思維以及全方位的培養模式使學生在學習階段能夠接受較為全面的鋼琴技術訓練和鋼琴應用訓練,為學生以后的進一步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講臺”與“舞臺”相互結合的教學特色
鋼琴作為一種實踐性極強的技術類科目,一直以來和舞臺表演有著緊密的結合。鋼琴系教師秉承和發展這一專業特點,在課堂教學的同時,注重對于學生舞臺實踐性的培養,形成了教學中“講臺”和“舞臺”并重的教學特色。系科面向全院和社會,每年都要組織多場音樂會,鼓勵學生參加音樂會演出,讓學生在舞臺的實踐上鍛煉和檢驗自己的學習成果,使學生能夠更加全面的提升自身的專業素質。

音樂教育專業作為省級品牌專業,在人才培養方面致力于弘揚自身傳統,開拓新的培養思路。新創辦的音樂教育新體系實驗班,在傳統課程體系的基礎上,融合借鑒了中央音樂學院音樂教育學院“學校音樂教育新體系”教育理念、教學大綱和教學內容,引進了世界上影響最大,流行最廣的音樂教育體系,其中多門特色課程為國內音樂教育專業首創,是一條具有國際理念與教學方法的人才培養新途徑。在課程設置方面具有綜合技能與個性發展相兼顧;課堂教學能力與音樂活動組織能力相結合;實際問題分析能力與創新研究能力相交融的特點。
雄厚的師資力量
整合音樂學院各系優質資源和師資,聘有國內外著名音樂教育家弘文勵教,有駕馭音樂教育特色課程的專職教師。
拓寬合作與交流
多種渠道的國際交流、學習;與中央音樂學院音樂教育系的合作培養,為立志于音樂教育,有遠大抱負和理想的學子提供成長、發展的機會。
藝術、教學實踐并重
音樂教育是一門實踐性較強的綜合專業,從第二學年開始,豐富的藝術實踐和課堂教學實踐有助于學子對所學專業的性質、特點充分認識,為提高藝術與教學實踐能力提供平臺。
學院設有兩個班級,傳統師范班和音樂教育新體系實驗班,不同的課程設置在實現共同的培養目標道路上并駕齊驅,殊途同歸。
作曲指揮學科建設以來教學成績斐然、理論著述豐厚、科研成果領先。陳洪等老一輩音樂家的早期著述,為中國現代音樂教育奠定了堅實的基礎。80年代編著出版的《視唱教程》為視唱教材中的經典之作。魯兆璋老師80年代編著的《和聲學初步》,是國家教委確定的中學教師《專業合格證書》音樂教材之一,1995年,該教材榮獲南京師范大學優秀教材一等獎。郭瑛老師的《基本樂理教程》,因其闡述的準確性、論述的嚴謹性、編排的科學性以及課堂教學的可操作性,被省內外高師音樂系科普遍采用,2001年榮獲教育部高等院校優秀教材二等獎。顧桐芳老師的《曲式與作品分析》、郭瑛老師的《簡明和聲學教程》、朱建萍、李曉薇老師的《視唱》《練耳》、等十多部教材、專著、以及100多篇論文和10余項科研課題,體現出學科前沿的研究成果及時轉化為教學資源的動向。
作曲指揮系師資隊伍整齊,目前擁有副教授5人;講師3人;助教1人;其中博士3人;碩士3人。近年來,教師及學生創作的音樂作品在全國、省部級比賽中頻頻獲獎,得到音樂界同仁的關注與勉勵。僅從2013年至2014年上半年在中國“金鐘獎”作品比賽、江蘇省“金鐘獎”比賽、2013北京現代音樂節交響樂作品大獎賽決賽、第八屆全國CCDT數字音樂創意比賽決賽、江蘇省首屆數字音樂大賽中取得了驕人的成績。作曲指揮系教師指揮的南京師大音樂學院合唱團在全國大學生文藝調演、江蘇省合唱比賽等活動中,取得的獎項更是令人矚目。
該系面向全院各教學層次開設基本樂科、作曲與作曲技術理論、數碼音樂及樂隊指揮、合唱指揮等課程。并擔負作曲與作曲理論研究、音樂科技與實踐、視唱練耳教學與研究、合唱指揮等專業方向的碩士研究生的培養任務。在今后的教學、創作和科研方面,將隨同音樂學院的發展,達到一個新的高度。
音樂學系面向全院各專業、各教學層次開設藝術概論、音樂學概論、中國音樂史、西方音樂史、中國民族音樂、外國民族音樂、音樂作品分析、音樂人類學、音樂美 學、音樂文獻學、20世紀西方音樂、江蘇民間音樂等近20門專業理論課程。除本科教學外,音樂學系還承擔著中國音樂史學、西方音樂史學、中國傳統音樂學、 民族音樂學、音樂美學、音樂分析學、流行音樂理論研究等7個方向的碩士研究生,以及中國傳統音樂文化研究方向的博士研究生培養任務。
音樂學系教 學、學術團隊年齡、學緣結構合理,學歷、學術層次較高。團隊現有7名成員,其中教授1名,副教授5名,講師1名。5位教師擁有博士學位,其中4位畢業于上 海音樂學院。3位教師具有海外學習經歷。近年來,音樂學系教師在教學和研究方面銳意進取,勇于開拓,取得了驕人的成績。博士生導師徐元勇教授主持的“中國 流行音樂的現狀及發展趨勢研究”獲全國藝術科學規劃項目(2012年)、“東傳日本的我國古代樂譜整理與研究”獲全國高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員會資助項目 (2006年)、“我國古代樂譜在日本存在情況的研究”獲教育部留學回國人員科研啟動基金( 2006年)、 “江蘇民間音樂傳承研究”獲江蘇省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2013年);陳新坤副教授主持的“音樂詮釋學研究”獲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一般項目 (2011年)、“西方現當代音樂闡釋理論研究”獲江蘇省社科基金項目(2011年);丁好副教授主持的“前古典時期鍵盤音樂風格多重性研究”獲江蘇省高 校人文社科基金項目(2011年);胡行崗副教授主持的“陳洪音樂教育思想研究”獲江蘇省高校人文社科基金項目(2014年);吳艷副教授的博士學位論文 “從‘門圖’到‘搭班’:上海民俗音樂傳統的變遷研究”獲上海市研究生優秀成果獎。
學院現有教職員工79人,其中教授12人、副教授32人,博士生導師4名、碩士生導師54名,具有博、碩士學位的教師達全院教師的67%。全院師生堅持科研創新,“十五”以來,學院教師先后承擔了科研項目60余項,其中包括國家社科基金、全國藝術科學規劃、教育部高校人文社科基金、江蘇省社科基金重大招標項目等多項重要科研項目;出版專著和譯著32本,編寫教材61 本,發表重要科研論文600余篇。學院在發展科研的同時,重視學術交流,近年來承辦了“世界多元文化音樂教育國際研討會”、“中國世界民族音樂學會第三屆年會”、“第八屆中日音樂比較國際研討會”、“陳洪先生百年誕辰暨高師音樂教育高層論壇”等多次學術研討會。同時,學院注重藝術實踐能力,院內教師先后獲得國內外音樂比賽重要獎項,如“金鐘獎”、“CCTV青年歌手大獎賽”、“文化部全國藝術歌曲比賽”、“全國聶耳、冼星海聲樂比賽”、“全國民族器樂比賽”等重要賽事;在校學生在歷屆“珠江杯”全國高校音樂教育專業大學生基本功大賽中總成績和個人單項均名列前茅。

添加南京師范大學學姐,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之家”,關注【考研派之家】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之家微信號輸入【南京師范大學考研分數線、南京師范大學報錄比、南京師范大學考研群、南京師范大學學姐、南京師范大學考研真題、南京師范大學專業目錄、南京師范大學排名、南京師范大學保研、南京師范大學公眾號、南京師范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南京師范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南京師范大學考研公眾號 考研派之家公眾號

南京師范大學研究生學姐


加學姐,獲免費答疑,進考研群
南京師范大學考研網由南京師范大學研究生維護,發布最新的南京師范大學研究生招生信息,還提供南京師范大學研究生1對1輔導和考研真題等服務,有問題請加微信溝通。